首页
公益播报
公益汇
爱心汇
进社区
爆料官
公益咖
武汉慈善
希望工程
武汉残联
创新创业
见义勇为
新闻
娱乐
旅游
武汉晚报
食品安全
法治武汉
退休学堂
首页
>
武汉
> 正文
一场邻里议事会让广场舞不再吵人
2022-10-19 09:35:00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分享
竹叶海,一个有着诗一般名字的城中湖。位于硚口区最西端的易家街道竹叶海社区,因湖得名。
2012年,当额头湾村635户村民从村屋搬进竹叶海嘉园小区电梯高楼的时候,时任村支书陈军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村湾变社区,村民变居民,以后的路怎么走?
这个问题,陈军思考了十年;这条路上,一群党员带着群众探索了十年。
“湖北省充分就业社区”“武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武汉市生活垃圾示范点”“武汉市老年宜居社区”“武汉市平安创建示范社区”……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是一条日渐清晰的“村改居”基层治理之路。
“多年来,竹叶海社区形成了‘党员领着群众干’的家园共建氛围,所有矛盾就地化解,对于人员构成复杂的‘村改居’社区而言,非常不容易。”硚口区易家街道党工委书记舒浩深有感触。
从村民变居民
“绿色积分”让楼道里锄头铁锹不见踪影
竹叶海社区A区新增的垃圾分类收集屋。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70岁的韩洪运每天早晚在竹叶海嘉园小区散步时,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小区遛狗的居民,在狗狗排便之后,会掏出纸张包起粪便并及时清理地面。“我看到过好多次,很多人都在这样做。”韩洪运说,这跟过去的村子完全不一样。
2012年,这位额头湾村的原住村民从银行系统退休后,从市中心搬回这个紧邻三环线的还建小区。
清理宠物排泄物的行为,在竹叶海社区“绿色积分”考评中,是一个加分项。
在韩洪运看来,这个“绿色积分”的方法“很管用”,过去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有不少过去同事和朋友来家里串门,都说这里的环境不比商品房小区差”。
竹叶海社区党支部书记石文兵回忆,2015年,竹叶海社区成立。两年之后,社区开始试行“绿色积分”,起因是村民搬进楼房后,将不舍丢弃的杂物堆放在楼道通风口,其中还包括锄头、铁锹和废旧电器。“每次上面来检查,这都是扣分点,但社区每次组织强制清理,又都会扯皮。”石文兵说。
很多村民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刚搬进楼房,乡村生活习惯也带了过来。从村民变城市居民,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竹叶海社区从破解楼道乱堆放难题入手,逐步改变村民生活旧习。石文兵介绍,社区两委与几位老党员大量走访居民,到群众中去找办法,谋划出“绿色积分”的法子:居民主动清理杂物,可以到社区兑换积分,到了年底,这些积分还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品。
党员发起,党员带头,“绿色积分”推出后,杂乱的楼道开始变得干净整洁,且不再引发争议。
10月7日,竹叶海社区每周一次的绿色积分兑换时间。居民李连珍带来了30斤废纸盒,不仅在现场领取了现金,还增加了600个“绿色积分”。
在社区的“绿色积分榜”上,李连珍长期名列前茅,连续两年在“我家楼道无堆放”评选中获得二等奖。“今年我争取得一等奖。”拿着兑换到手的现金,李连珍呵呵笑着。
额头湾村党委书记陈军说,“绿色积分”革除了过去村湾的陋习,成为“村民变居民”的第一课。
一辈子种菜、养鱼的村民韩世海,现在见了熟人仍不时会半开玩笑:“搬进楼房的时候,因为不好带,我把渔船、抽水机、渔网都丢了,要不然还可以换点积分。”
韩世海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楼道变得干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村民们数十年形成的习惯随着楼道的洁净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
对于韩世海所说的这个缓慢过程,陈军感受颇深,村民搬进楼房后,他曾带队考察过百步亭社区和扬子社区,甚至去过上海学习,得出结论:“要改变一个习惯,这事急不得,要慢慢来。”
陈军举了一个例子,一次,他见人随地扔了一个烟头,他上前一步,也不说话,当面捡起烟头扔进垃圾桶,“下一次,他就不会随地乱丢”。
在推出“绿色积分”的那一年,竹叶海社区启动“楼道评比”活动,评比结果会张榜公布。
从“陌生人”到一家人
一张请柬开启“融合”之路
竹叶海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收集民情民意信息,共建美好家园。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73岁的周腊梅保存着一张大红色请柬,虽然时隔5年,“现在想起来还是好激动。”
2012年,周腊梅从台北路搬到竹叶海嘉园小区。
2017年重阳节前,社区工作人员敲开周腊梅的家门,将这张请柬递到她的手里,邀请她和老伴去刚刚建好的“百姓大舞台”吃敬老宴。请柬上写着她和老伴的名字。“好激动,好感动。”当时心中的那份惊喜,周腊梅记忆犹新。
“村改居”后十年间,大批外来购房者住进嘉园小区。如今,新居民和原住村民各占一半。
石文兵介绍,社区尝试通过搭平台、搞活动,以增强村民、居民的凝聚力。考虑到过去村民有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聚在一起的民俗,社区搭建了“百姓大舞台”。这个一次可容纳300多人的室内活动场所,免费供村民、居民使用。
2017年重阳节,“百姓大舞台”启用后的第一次活动,就是邀请嘉园小区65岁以上的老人吃敬老宴,不管你是原住村民还是买房迁入的新居民。
周腊梅说:“吃饭在现在不算什么,但这份情,我记在心里。”接到请柬的当天晚上,她分别给儿子和女儿打了电话,“这个房子买对了。”
除了邀请老人吃敬老宴,逢年过节,竹叶海嘉园小区65岁以上的外来购房者,也会像原住村民一样,享受社区的福利。“社区每年组织免费体检,我们这些‘外来户’也能享受。”周腊梅说。
“买了这里的房子,都是这里的居民。”陈军将这种独创的做法称之为“融合”:社区治理仅靠社区十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把社区党员、居民和村民融合到一起。
正如陈军所说,逢年过节“百姓大舞台”上的一场场欢聚,成了村民、居民融合交流的最佳场所。
关于“融合”,陈军还提及一个细节,竹叶海嘉园小区最初分配住房时,村委会配套出台了一个规定:过去同村湾的村民,尽量避免同一单元和同一楼层,“穿插居住,更便于交流”。
12日中午,社区的幸福食堂里飘出饭菜香味,千张肉丝、蛋白烧肉、炒土豆片和紫菜蛋汤,不管你是村民还是居民,都可享受这份7元钱的四菜一汤。
“远有亲,近有邻,好邻居,要互助;见面笑,招呼声,一回生,二回熟。……”张贴在社区宣传栏里的社区公约,让老党员张典新感到亲切而贴切。
在竹叶海嘉园小区买房落户十年,63岁的张典新从未有过“被欺生”的感觉。“大家见面点个头、笑一笑,就算认识了。”
“在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文艺团队,只要你有兴趣,都能找到适合的团队。”这位喜欢打羽毛球、踢毽子的老人,不仅在小区里结识了一帮新朋友,还成为社区的百姓通信员,配合社区收集居民诉求。
竹叶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妇女之家、青少年活动室、图书室、书画室、练舞房等活动阵地,以及各种各样的文艺团队,成为联结居民和村民的一条条纽带。
“老年人靠兴趣交朋友,我们年轻人靠遛娃建立社交圈。”32岁的居民赵桑桑和丈夫来自福建,4年前在竹叶海嘉园小区租房入住。2019年,社区第一次举办暑期托管班,她把刚上小学的大宝送去。去年和今年,她把大宝和二宝都送到社区暑期托管班,自己则专心在家带三宝。
暑期托管班的结业会演上,赵桑桑已和不少本地邻居成为知己,“社区组织志愿活动,我有时也会和宝妈们一起参加。”
现在,新居民和原住村民聚在一起,谈家长里短,有说有笑,像是一家人。石文兵说:“通过居民和村民之间的交流融合,大家住在一起,心也连在了一起。”
邻里的事商量着办
一纸文明公约破解噪声难题
竹叶海社区组织村民居民坐在睦邻议事厅讨论。 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12日晚8时30分,竹叶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广场上,“俏妈妈模特队”成员彭汉枝关闭音响,当晚的时装走步活动结束,一群时尚的老姐妹纷纷散去。
今年6月17日开始,大家自觉遵守着社区的广场文化活动文明公约。
这份广场文化活动文明公约张贴在竹叶海嘉园小区的公告栏里,这是社区、物业及4支文艺团体联合制定的。
公约对社区的4支文艺团体进行了活动时间及噪声分贝的约定:早上6时30分至8时30分,晚上8时30分前;60分贝以下,室内测量音量50分贝以下。
白纸黑字两页纸,看似简单,却经历了三轮票决。
各种各样的文艺团体和文艺活动,拉近了居民和村民的关系,促进了融合,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往往是天不黑,几支舞蹈队就在广场上‘打擂’,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你们跳广场舞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我们不反对。但是你们能不能把声音调小一点,不要打扰到邻居们休息。”一时间,投诉之声不绝。
“坐下来,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竹叶海社区下决心依靠居民的力量,解决这个问题。
石文兵回忆,6月16日晚7时,社区组织社区党员、物业工作人员、居民代表、文艺团体负责人,进行了一场“七点邻里议事庭”。
数十人坐了一屋子,气氛热烈。在前两轮磋商的基础上,当天晚上,4支文艺团队的负责人在文化活动文明公约上签字。
石文兵说,在出台公约的同时,社区还根据广场舞的种类,将场地进行重新划分,规模大的文艺团队和广场舞音响都远离居民楼。
本月初,位于竹叶海嘉园小区A区1栋、2栋之间的一座垃圾分类收集屋正式投用。
轻触按钮,开启柜门,扔完垃圾后还可顺便洗手。“既方便又不碍眼。”居民陈咏芬对这个新鲜玩意“很满意”。
居民满意的背后,有一个136张意见征集表的故事。
竹叶海社区一网格的网格员韩杰说,这个垃圾收集屋起初设在2栋居民楼下,建成之后遭到2栋居民的反对:“一出门就看见一个大箱子,太碍眼。”“垃圾屋离一楼住户就一两米远,夏天味道肯定很大。”
好事得办好。社区决定由党员牵头重新选址,今年9月的社区“七点邻里议事庭”上,社区特别邀请一网格的民情信息员和1栋、2栋的部分居民代表参加,大家在会上商议出3个备选点。
会议结束后,党员和居民代表领取了136张意见征集表,逐一上门入户征求居民意见。114张回收的征集表,有108票投给了1栋、2栋的那个地址。
“在这里,小事随时议,大事开庭议、要事共同议,已经成为全体居民的共识。”石文兵说,只有在细节上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信任,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参与,“每次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志愿者都不重样”。
“在大小事上享受着社区服务”的“五保户”李萍仙,虽已年近70岁,仍是社区志愿者中的中坚力量,“我已经当了三年半的志愿者”。
因为性格随和、说话公道,“外来户”张典新成为25名社区百姓通讯员中的积极分子。
陈军认为,竹叶海社区村改居的实践,实际上是一个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再到熟人社会的过程,“‘党员领着群众干’,是贯穿这个变化过程中的一根主线”。
(长江日报记者蒋立青 杨蔚 万凌 刘敏 通讯员李放军 詹鸥 )
上一篇:
武阳高速官塘村特大桥完成全桥架梁
下一篇:
舞好“农”头 激发物流集聚效应
为你推荐
公益播报
公益汇
进社区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22-10-19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22-10-19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22-10-19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22-10-19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22-10-19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22-10-19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22-10-19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22-10-19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22-10-19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22-10-19
市民文旅大讲堂16日开讲啦 跟你说说旅途中要注意的事
2022-10-19
从今天起,请叫他们“小水杉”,25万武汉军运会志愿者有了昵称
2022-10-19
澳门银河在线/党纪法规知识竞赛上线“斗鱼”直播,“廉洁宣传”平台多形式新
2022-10-19
10万人次参与 澳门银河正网/武汉16家图书馆接力"阅读马拉松"
2022-10-19
这堂党纪法规教育课在斗鱼直播 2.7万人线上参与
2022-10-19
BRT各站电梯19时停运,网友建议:晚停半小时
2022-10-19
7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大悟革命老区
2022-10-19
73个“军体联国家代表队”齐聚武昌,这个迷你“军运会”好燃
2022-10-19
新“瞪羚企业”可获无偿资助,武汉将出台系列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22-10-19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22-10-19
热点推荐
1、400年汉剧焕发新活力 央视戏曲频道专题聚焦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
2、"中国好人"公交780路司机李福斌:"他让我看到了武汉人的热情与友善"
3、好开心!35名留守儿童游东湖找“课文里的小动物”
4、长江主轴左岸大道极致段全线贯通,6车道,人行道在堤顶,能看江景
5、肤白貌美大长腿!这群白衣天使今天刷屏网络……
6、老公cosplay护士妻子 帮忙招募献血者
7、"国际护士节"前走进武汉特殊病房 看到一群这样的白衣天使
8、巴基斯坦留学生要带“汉派讲解”回家乡
即时新闻
1、【你好武汉】河村秋色
2、郑栅洁在讨论十九届中央纪委工作报告和党章修正案时强调?自觉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3、合肥这里将再添一服务区!
4、浙江代表团讨论二十大报告中央纪委报告和党章修正案 吉炳轩袁家军王浩黄建发参加
5、陈全国在参加安徽省代表团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时指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6、合肥公交临时调整安排
7、湖北代表团继续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
8、鄂黔渝湘浙五大党报联合采访,党的二十大代表共话长江大保护——?荆州市委书记吴锦:绘就“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
武汉
1、一场邻里议事会让广场舞不再吵人
2、武阳高速官塘村特大桥完成全桥架梁
3、舞好“农”头 激发物流集聚效应
4、铸就文化新辉煌 讴歌美好新时代——我市文艺界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5、厚植精神沃土 浇灌文明之花
6、市纪委监委“十条”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7、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天地——全市经济战线党员干部、企业家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8、省水利厅厅长廖志伟一行来黄调研水利项目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
站点地图
网站建设
qq:340371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