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重要指数,合肥缘何逐年攀升?
2022-10-19 09:54:00 来源: 合肥日报
  科技创新指数, 彰显一座城市的科创实力、 活力和动力。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园区。王牌 摄
  234.1、331.6、379.3,分别为2019、2020、2021年合肥的科技创新指数。可以看出, 近三年该数值呈逐年攀升之势。
  特别是,2020、2021年,合肥的科技创新指数增幅分别达到97.5、47.6。
  城市科技创新指数攀升的背后,是合肥主要创新指标的大幅跃升——
  看创新投入,十年来,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4%增长到14.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2.78%增长到3.52%。
  看企业创新,十年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615户增长到4578户、增长6.4倍。
  看创新产出,十年来,全市吸纳输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由88.22亿元增长到866.97亿元、增长8.8倍。
  取得如此亮眼成绩,离不开合肥一系列科技创新举措的落地。


  一是谋篇布局
  合肥始终坚持高位谋划推动,切实抓好顶层设计,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021年颁布《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从法制层面优化了科技资源配置。
  树立“科技即产业”的发展理念,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构建全市“一盘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科技”格局。


  安徽创新馆夜景。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除规范化制度,合肥全力提升创新服务,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建立科研人员参加活动负面清单,实施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同时,推动科技攻关机制改革,采用“揭榜挂帅”科研项目立项和实施方式,着力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难题、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强化政策资金引导。逐年修订调整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研发攻关、创新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运用“借转补”、科技金融等方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引导和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174.1亿元、较2012年增长6.7倍。
  二是成果培育
  科技型企业的培育,离不开成果转化服务。合肥聚焦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建立全链条、闭环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一站式服务。
  如,组建4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对接高校院所,建立可转化科技成果库,今年1-8月,成果转化专班共摸排可转化成果538项,在肥新成立企业130家。


  合肥市“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示意图。
  对发现的科技成果,建立概念验证中心,多维度评价科技成果在技术、经济等方面价值。打造“‘科里科气’科创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品牌,组织路演活动15场、路演项目95项,促成15个项目获种子基金支持。
  在此基础上,合肥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种子基金,投早、投小、投自主,起到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撬动力”作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突出重点领域、先试先用,打造首批155个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示范应用场景,首创建立场景创新中心,让成果应用显而易见。同时,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汇聚,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三是优化生态
  科技创新,不仅需要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还要有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坚持开放包容是合肥面对世界的姿态。合肥持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获批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协同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获批G60科创走廊城市合作园区8个。


  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资料图)
  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全市累计获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2家,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86家,全市科技特派员1117人,实现行政村科技服务全覆盖。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将每年的9月20日设立为“合肥科技创新日”,建成运行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积极举办全球科大人创新创业大赛、合肥市“三创”大赛、科技活动周等系列赛事活动,形成全社会关注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生态。
  从“靠创新起家”到“靠创新当家”。合肥一步一个脚印,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如今,合肥已然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海内外人才、科创型企业在此筑梦耕耘、逐梦前行。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葛清政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董媛康
  出品 | “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 “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一图速览二十大报告
  聚焦二十大报告,这些提法引人关注
  合肥各界干部群众踊跃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